中国科大北京谱仪BESIII团队在Symmetry发表重子结构研究专辑

发布时间:2022-07-01    点击:872

        近日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谱仪BESIII研究团队在Symmetry期刊发表专辑,总结了以科大师生为主、国内外多家单位参加的重子内部结构方面的系列成果。该专辑收录9篇论文,其中概要1篇、理论综述1篇,以BESIII结果为基础的实验综述7篇。

        重子是强子的一种,可以看作是由三个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组成的束缚态。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,为最轻的重子,它们是宇宙中99%以上可见物质的组成成分。核子由三个普通的轻夸克组成,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被更重的夸克取代,所形成的重子也被称为超子。图1显示由4味夸克组成的自旋为1/2的重子的结构,最下层为SU(3)重子基态的八个成员,称为八重态。

图1. 自旋1/2的SU(4)重子的夸克构成

        黄光顺教授、周小蓉特任教授、鄢文标副教授带领的北京谱仪QCD研究团队在过去十年持续开展了重子结构研究,精确测量了所有SU(3)八重态重子及最轻的粲重子Lambda_c的产生截面及形状因子,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Physics、Phys.Rev.Lett.、Phys.Rev.D、Phys.Lett.B、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上。由于这些结果的影响,该研究团队应邀在Symmetry撰写系列综述,形成一个专辑,在专辑的7篇实验论文里,科大师生贡献了6篇,另1篇来自德国合作者。

        主导的6篇综述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是:博士后夏磊(质子)、特任教授周小蓉(Lambda)、博士后Muzaffar Irshad(Sigma)、博士后王维平(Lambda_c)、德国Helmholtz Institute Mainz的Paul Larin博士(中子)、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王雄飞(Xi)。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重子近阈产生机制,为理解重子内部结构及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。

图2. Symmetry重子结构专辑封面

专辑信息:

Baryon Structure: Form Factors and Polarization

https://www.mdpi.com/journal/symmetry/special_issues/Baryon_Structure

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973计划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