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经历:
1992年 - 1996年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,理学学士
1996年 - 2002年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,理学博士
工作经历:
2002年-2005年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近代物理系,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,讲师
2005年- 至今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近代物理系,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,副教授
2013年9月,法国马赛粒子物理中心(CPPM),访问学者
荣誉奖励:
研究方向:
基于欧洲核子中心(CERN)大型强子对撞机(LHC)及未来各种可能的轻子及强子对撞机上的Higgs物理,top物理,W/Z物理,重味物理等;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;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,如:超对称(SUSY),小希格斯(Little Higgs),额外维(Extra dimensions)等理论模型。
量子色动力学(QCD)及电弱(EW)理论的高精度理论预言。包括:多点及多圈积分计算方法及技术,相空间积分方法,QCD及EW次领头阶(NLO)和次次领头阶(NNLO)理论预言,重求和(Resummation)计算技术等。